护驾是什么意思
大驾在汉武帝时:“备千乘万骑”,这皇帝是祭天专用的仪典,平日里皇帝出宫,就用法驾、小驾。汉朝以后,大驾就只用于皇帝“驾崩”出殡才用。
据史料记载,皇帝的大驾仪仗非常奢华,属车八十一,就是说,要有八十一辆马车。而且,队伍前面还有各级地方官员罗列开路。前面还有大象,大象后面有鼓吹(奏乐),一般有几十个人同时鼓吹。
自晋武帝开始,皇帝卤薄的形制制定得十分壮观,承袭了秦始皇的玉、金、象、革、木这“五路”仪仗车以外,主要有皇帝亲乘的金根车。
一般来讲,皇帝大驾卤薄中有两辆金根车,一辆是六马金根车,由太仆卿亲自驾驭,皇帝坐在上面;一辆是四马金根车,作为随行车舆。
皇帝金根车除外,还有属车八十一乘跟随,卫士们扈卫森然。后面还有尚书的车子,最后是“豹尾车”,就是在车的后面挂一条豹尾巴,这是帝王专属车之一。
《古今注·舆服》:“豹尾车, 周 制也,所以象君子豹变,尾言谦也,古军正建之,今唯乘舆得建之。”
“法驾”相对“大驾”来说,阵势就要小得多,只有十六乘马车,导引车、御马和陪坐官员的级别都相应地要低一级,跟随的车辆共有三十六辆。
“小驾”则有十二乘,“小驾”是皇帝参加祭祀宗庙或参加丧礼的时候使用,规模最小。
在唐代时,规模仅仅是乘车四望车(四面有窗可以观望)、侍卫清道而已,到了宋真宗时,才改“小驾”之名为“銮驾“。
正因为“大驾”的规模最大,最为隆重,因此皇帝就被尊称为“大驾”,相应地,陪同皇帝出行的官员称做“护驾”。
皇帝到某处或者某地视察,称作“驾临”、“驾到”。发生战争,皇帝亲自上前线,叫作“大驾亲征”,后来也叫作“御驾亲征”。
因此,“驾”渐渐地也就成为古时对皇帝的尊称,或用来借指皇帝、天子。如护驾、圣驾、驾坐等。
三、“大驾光临”,“恭候大驾”
今天我们礼貌的说“大驾光临”、“劳您的大驾”,“恭候大驾”,这在古代可是不能随便用的,因为“大驾”专用于皇帝,是皇帝的代称,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准使用。
由于皇帝出行时,车乘仪仗规模最大的称为“大驾“,所以,过去一说“大驾光临”,就是专指皇帝来了,只是后来才慢慢变石形容尊贵的客人到家做客。
“恭候大驾”也是一样的,就是古代人们等候迎接皇帝时才用。
四、“驾崩”是怎么回事?
既然“驾”,成了皇上的专用词,皇帝来了叫“大驾光临”,那么皇帝死了,就叫“驾崩”。为什么?
《说文解字》中∶“崩,山坏也,从山朋声。”
所以,崩的本意是山倒塌。如《左传·成公五年》上载∶“梁山崩。”《后汉书·舆服志》:天子死曰崩。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