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开国功臣是历朝历代的通病,只不过有的朝代不太严重,有的朝代相对温和,有的朝代则是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代替野蛮的杀功臣的方式解决这种矛盾,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宋朝。
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决功臣隐患,这种文明的方式绝对值得大肆颂扬,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宋朝将近300多年的时间,皇帝、包括整个国家的做法都比较文明,宋朝也达到了中国历史文明的最高峰,这个不需要质疑,论文明程度,雄汉盛唐也只能屈居其后。
关于历朝历代为什么都热衷于杀开国功臣,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巩固统治。
开国功臣有两大特点,一是本事大。能在乱世之中存活下来,并且推翻原有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本身就都是经天纬地,谋略天下的本事,如果他们要造反,恐怕除了他们自己,没人能灭掉他们,这无疑为政权的稳固埋下了隐患。
二是脾气大。这个脾气大不是说他们脾气暴躁,而是说他们有造反的思想可能,毕竟他们都是造过反的人,最起码造反的心理这一关是毫无压力的,不会觉得违背忠孝大义,更不会觉得造反有多难,所以是存在造反可能的。
基于这两点,为了给子孙后代一个安稳的统治环境,开国皇帝基本会想方设法解决开国功臣这个头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是像宋朝这样温柔的干掉,削去实权,而更多的则是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历史上杀开国功臣最狠的是三个人,分别是汉高祖刘邦,什么韩信,彭越,英布等等一个不放过,张良要不是识趣,早早滚蛋,萧何要不是十分乖巧,也都难逃一死。第二个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做的有点太明显,吃相太难看,徐达,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包括刘伯温等人,无一不是死在他手下。战神常遇春要不是死的早,凭着他的脾气,恐怕会死的比他小舅子都难看。在朱元璋手上,只有看似愚钝的胡大海得以善终,实属难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